2009年2月6日 星期五

跟你談談--生亦何歡。死亦何悲。及以下。

跟你談談--生亦何歡。死亦何悲。及以下。

昨天我在電視上又聽見這一詞。台大創傷科柯文哲說的。我想,你應該知道他。你們似乎有極為類似的背景--我的意思是說,接觸許多重症醫療。所以,你們的思維、話語都很像。

“生亦何歡。死亦何悲。” 這是最近一個月,我(看)聽到的第二回。第一回,當然就是你寫的。

我假定,你的文字是可以被批評,或說是探討的。(在MSN上,我跳躍,險險造成誤會。)因此,我寫下以下的看法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如果可以,有一個建議--最好不要對患者家屬(即使不是你的患者)、甚至友人,說出類似的話。這樣,應該對你比較好,我想,在我將你當作熟悉朋友,我這麼建議。也許,默默站在一旁的支持,會比語言的勸慰好些,也安全些。

我剛才翻閱了那些舊檔案,看了一些快要忘掉的東西。

想到,當初,為何興訟。

原先,失去的痛苦降臨在我們身上,那巨大的力量,讓人無法思考任何事情,包括訴訟。←真沒用,眼睛裡又都是水。

一位長者(對我很好,在醫院裡,他是個喊水會凍結的人物。)致意娃娃爸爸,講了別人的孩子救起而拖累一家人的例子,勸慰--人走了,反而大人、孩子都得解脫云云。我能懂他的善意,如同你或是柯醫師的視野之下所發出的肺腑之言。我能懂這種善意,但是,即使走過這麼多年,即使心態已經轉變,現在看到、聽到這句話,還是覺得刺耳、不適。但是,那時,娃娃爸爸最是無法接受這種勸慰,質疑起,究竟背後發生什麼事情。很難想像為什麼一個善意的勸慰會引起極大反彈,對嗎?我走過這麼許多年,只能說,現在也許有點懂了,這種反彈。反倒在當時,沒什麼反彈的感受,心下想的是,他說得沒錯啊--當時,我只感受到長者的善意。但是家裡有家裡該要維護的一些東西,興訟成了維護的手段。

一路走來,起初,最無法忍受的話是,“我懂你的感覺(受)。”想,這是不可能的,難道說這話的人也有這等經歷?聽到這種勸慰的言語,我一般的反應就是默默無言,但內心翻騰。雖然曉得人家是善意的,但是,心裡就是又痛一次。事情發生後,朋友說了另一位同行小孩的遭遇,我面對這位同行,什麼也說不出來,就是只聽她說話。漸漸,我冷眼觀察一些朋友,在發生生活上小災、小難之後的情緒反應,旁人很容易脫口而出“我懂你的感覺(受)。”而這句話,其實真的很傷人。

原稿寫於2008/10/3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