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

【更新】環團勝利!北市保護區不能隨意變更

 
(更新:新增影片)

【更新】環團勝利!北市保護區不能隨意變更

Initial Image

北市保護區開發飽受爭議,北市都發局今向都委會報告「北市保護區變更處理原則」,在變更原則中明列,為發展文化、教育、慈善等公益需求,可檢討變更為特定專用區,此舉遭環團抨擊是為內湖慈濟及薇閣小學保護區變更案護航,今早環保團體數十人前來聆聽報告爭取發言,呼籲委員將該處理原則刪除,以免大開保護區後門,成為財團或特定團體覬覦品。最後委員會決議刪除此原則,要求都發局在3至6個月完成全市保護區的檢討調查及處理原則,再提委員會審議。

北市都市計畫面積有157.2平方公里,其中保護區有69.03平方公里,佔4成4,主要分布在北投、士林、內湖、南港、文山、信義、松山及大安區,多為1970年左右劃設,都發局表示,保護區仍應以保育為前提,但可視為實際需求調整為適當分區,包括為發展醫療、慈善等公益需求,需利用保護區土地作為發展特定專用區使用,得將無潛在地質災害或環境敏感的保護區,檢討變更為特定專用區。另特有天然資源及地方產業特色的聚落保護區,可檢討變更為特定專用區以利有效管理。

都發局報告也引發市議員及環保團體要求發言,環團代表說,保護區處理原則一旦通過,內湖慈濟以慈善之名、北投薇閣就以教育之名將保護區變更為特定專用區。而天然資源能變更專用區,貓空或行義路溫泉可就地合法化,就可能造成像谷關的災害,呼籲都委會委員能慎思。市議員高嘉瑜說,一旦此處理原則通過,將會有更多宗教及教育團體來買保護區要求開發,就是圖利特定團體與財團,慈濟保護區達4.48公頃,她堅決反對保護區進行變更。

都委會委員黃書禮認為,小林村並不在地質災害敏感區內,但卻發生重大災害,如果通過此原則,以後很多開發案都進來保護區,將會變成負面教材。另委員脫宗華認為,保護區是50年前劃設,不應堅持50年前的思維,可進行彈性調整。但在場發言的多數委員認為,只要文化、教育等團體進到保護區,保護區就遭破壞。

經過一番熱烈討論,都委會主席張金鶚做成決議,都發局所提的變更處理原則有疑慮,不被委員會認同,要求都發局儘速重新檢討。(林媛玲/台北報導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