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王道出發 讓孟子為慈濟把脈
王道是孟子在兩千五百年前建言的為王之道,到了現在,對年輕朋友來說,做對的事就是王道。
五年前,我就提出了王道思維。王道,是大大小小組織的領導人之道,王道的核心信念,就是「創造價值、利益平衡、永續經營」。
關於創造價值,我提出了「六面向價值總帳論」,看待價值要從有形/無形、直接/間接、現在/未來等六個面向思考,除了重視「有形、直接、現在」的顯性價值外,更要重視「無形、間接、未來」的隱性價值。
社會價值是所有利害相關者共同創造,身為領導人,要建構起一個可以共創價值且利益平衡的機制。很重要的是,這個機制必須要做到動態平衡,昨日平衡不代表今日還會平衡,因此需不斷調整。
此次慈濟事件引起各界關注,從王道的思維看,慈濟這個組織的利害相關者十分廣泛,包括了全球受惠者、志工、捐款人,且其善行更間接、無形地影響了社會風氣。
如果算總帳,我相信慈濟近五十年,為台灣社會所創造的價值有目共睹;慈濟更是世界上少數對國際社會做出具體貢獻的公益團體,堪稱台灣之光。但大環境時空不斷變化,當初所建立利益平衡的機制,如今已失去平衡,引發社會觀感問題時,就需要動態調整,才能與時俱進。
在多元化的社會,大家對一件事會有不同意見是理所當然,領導人在建構未來發展機制時,要從六面向來思考,至於會對部分人造成負面影響的部分,除了透過機制調整外,就是要多加溝通,充分了解其想法及訴求。
最後在做決策時,仍要以所創造的總價值來做考量,不能因為相對少數的不同立場、利益而左右結論,總要儘量溝通;如何替未來創造更多價值,才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。
整個事件,我想慈濟現有的機制或做法,有值得調整之處,但如果各界持續抨擊,因此讓慈濟的形象受傷,或讓慈濟人的尊嚴受損,導致捐款人對捐款或善行裹足不前,相信這並非台灣社會之福。
面對未來,我也建議,因應大環境時空的變遷及外界的期待,慈濟應該要不斷調整機制及思維。在面對未來時,過去對的模式不一定還是對的,就有必要不斷動態調整。
近來對慈濟的很多批評,我也感受到,有時似是而非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與看法,但是,有時切入點不見得就是事情的全貌。
當一個系統出現問題時,可以針對問題來改善,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系統是完美而沒有問題的,也不能為一點問題就否定整個系統,應該不斷改善,面對問題加以解決,讓系統更趨完善。
我們應肯定慈濟人一路走來的善心與善行,大家批評指出問題所在,相信也會是慈濟未來重新出發的力量。事件過後,慈濟也會做出調整,相信慈濟也將更上層樓,繼續對台灣及國際社會再做進一步的貢獻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