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

關於『1Q84』

1Q84,book1,P.85,『不管你自己怎麼想,那都是禿頭沒錯,青豆想。如果人口普查有禿頭這個項目,你一定會被標上記號。如果到天堂,你會到禿頭的天堂去。如果下地獄,你會下禿頭的地獄。明白嗎?如果明白了,就別逃避現實。好了,走吧。現在開始,你就要直達禿頭的天堂了。』

摘下這段笑果非凡的文字,讓還沒看過書的朋友猜一猜,這個「禿頭的天堂」是什麼?說起來,這是村上式寫作最吸引我的部分,就像海邊的卡夫卡裡面一些對話、心語,就是會讓人忍不住發笑。

「信仰」可以出現在生活中各個層面,村上在這部書裡探討烏托邦主義,寫到那個為了追求某方面的生活而離群索居的村落,起先領導相信他們努力前往自己要的生活方式前進,但是當漸漸組織變大了,形成另一種僵化,這種僵化遠比領導當時遠離的那個社會讓他更難以接受,此時,領導已經成了一種神化的象徵,他自己也知道某種責任讓他「無法不」任由僵化的組織引領他的生活甚至規範了所有村民的生活。這就是「信仰」…

知識也可以是僵化成「信仰」。科學論述更是。國家某些政策也是。可怕的事情是在於,信仰脫離了人性…話說,近來流行的一句話,「理盲而濫情」便是經典啦,好比說,家長對於H1N1的恐慌以及對H1N1疫苗的害怕,而採取不施打的動作或是停打第二劑,便被貼上標籤說是「無知」、「理盲而濫情」,彷彿這些人都是蠢蛋,但是仔細想想這是否已經成為某立場(好比說公共衛生方面人士)的信仰了呢?某立場的人士著眼於「整體」、「群體」的利益,而小老百姓不過祈求闔家平安這一小鼻子小眼睛的範圍,兩者的立場與利益不全然相同,那麼決策與行動當然就不相同啦,在小說裡的展現,青豆原來對家暴性侵的人是完全無法容忍的,但在青豆聽領導的一席話之後完全無法確定殺掉領導是不是正確,完全無法像之前下手時那樣的信心堅定,這個「信仰」至此破碎。

村上曾經訪談沙林事件的加害者與受害者,並寫成「地下鐵事件」、「約束的場所:地下鐵事件Ⅱ」。由這裡他發現信仰的極致表現成就一種是非模糊的混沌地帶,並且造成非信仰這一方的災難,於是他在這部書裡數度提到善惡必須平衡,就好像卡爾維諾的「分成兩半的子爵」那樣。在「善」裡隱隱藏著「惡」這隻怪獸。

理盲而濫情就像黑森林蛋糕上綿密香醇的鮮奶油,鴨咪。(擦口水)

沒有留言: